阅读历史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57节(2 / 3)

加入书签

关于火药的颗粒化进程怎么样了。

李洵思踌着此事,正打算派人回去问问,却没想到先接到了来自肃城的急报。

送信的信差是留守郡王府的护卫,跑进来的时候气都没喘匀就立刻道:

“郡王,肃城出大事了,周郡守说请您务必及早定夺!”

说着就奉上一封有着红色封泥的信封。

李洵拆开一看,里头是肃城代理郡守周应亭的亲笔信。

李洵率军支援燎原后,只在肃城留下少许护卫营士兵,军政事务全部交给周应亭定夺。

但这一次的事确实事关重大,周应亭做不了主,所以才送信来请示。

昨晚他收到了驿馆传来的消息——

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到了,已经在驿馆下榻。

周应亭信中说,已经想办法让人尽量在驿馆拖住那位钦差,但具体如何应对,还需让他示下。

这事李洵早有预料,一直让驿馆的人留意着,以便有所准备。

但先前他未曾预料到自己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今年就打到河原。

事涉前任郡守与钦差,如今肃城只留周应亭一人支撑局面,恐怕难以应对。

他得立刻赶回肃城去。

翰林蒋裕此次承蒙天恩, 代天子巡视肃城,轻装上阵,一路上没有遇见战乱还算顺利, 但也走了一个月才到达肃城。

可即便如此,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

哪怕他是个一直不受重用的翰林, 但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现实再怎么磋磨,心中也始终有几分忧国忧民的情怀。

从出京开始, 一路所见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他们或是因为蝗灾, 或是因为战乱,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只能背井离乡, 冒着违背律法的风险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寻一条生路。

看着流民们瘦得皮包骨头的身影, 以及道路旁来不及掩埋的饿殍, 他一路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天不佑大启,今年蝗灾, 战乱赶在了一起, 民生艰难啊。

只可惜他人微言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叫人尽量多买些干粮,一路遇到流民施舍一些, 让他们多吃一顿饱饭,也多几分活下去的希望。

走到肃城境内的驿站, 他因为队伍中的禁军都头突然失踪, 直接耽误了一天多。

结果第二天, 那都头自己找回来了, 身上的刀剑钱袋全没了。

说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晚上睡着睡着就从驿站里跑到了一个山洞里,他找了好久才重新找回来。

但据驿站的人说,那都头失踪前是看到个漂亮小娘子在对他招手自己出了驿站。

蒋裕对禁军部分军官的做派也不陌生,倒也懒得去管那都头出去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自己都没有追究的意思,显然是不想闹大的,他这个领头的钦差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整个钦差队伍来到肃城城楼之下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深秋不甚刺眼的明亮阳光下,远远便看见巍峨的城楼。

比起一路所见的其他较为破旧的城楼,这里显然是经过修缮的,最外层的石头与砖块都是簇新的。外面的路也是重新修整过的。

进入城门的百姓们井然有序地排队入城。

但不知道为什么,蒋裕总觉得肃城和其他地方是有些不同的。

蒋裕奉命查探肃城郡王是否有异动,自然是不会大喇喇地带着禁军表明身份直接进城,而是用早就准备好的文书伪装成普通客商进城。

因此,他此时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跟在百姓们身后排队。

他正老神在在地观察着郡城外的情况,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喧嚷声。

城门站岗的士兵立刻快步过去察看情况。蒋裕也跟着看过去。

“怎么回事?”

一个老妇人道:

“军爷,这妇人好像得了病,挺严重的,我说让她男人来找军爷,他们死活不肯。”

他指着的是一对中年夫妇,穿着洗得发毛的粗布衣服,男的扶着女的,女的唇色惨白,额发都被汗水打湿了。

那男人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看到眼前的士兵很是紧张:

“军……军爷,贱内就是腹痛,不传人的!求您让咱进城看个病!”

蒋裕微微皱眉,难道肃城的郡城如今不许病人入城吗?

正这么想着,便见那士兵上下打量了那夫妇几眼,然后转身快步跑到城门口,跟守门的人说了几句。

没多久,里头便驶出一辆马车,来到了那对病人夫妇面前,驾车的人道:

“病人和家眷上来吧,送你们去医馆!”

这是蒋裕怎么也没想到的发展,那回话的男人显然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都呆了。

“军爷……这……这怎么好……”

好一会儿他才手足无措地道。

那士兵却理所当然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