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5 / 5)

加入书签

块玉佩。

军校们领令下去,分工而行,开始通知的通知,开仓准备放粮的准备放粮。不长时间,院门之外又是一阵熙熙攘攘之声传了进来,不时有人探进头来,往里观望着,喜悦与惊异都聚集在每一张脸上,不时有乡邻们互相扯着家常,猜测着院中这伙子人的来历。

等军校们开始让这群百姓进来,这群人倒是十分规矩的逐个走进来,自行排好队,开始去领取粮食和银子,领完的人,也决不多问一句话,除了说声感谢的话,便再无旁的言辞,也无人敢胆大到去张口询问对方的来历。

等将一切事都处理完了,祖大寿先令人把车子赶出这所宅院,紧跟着就吩咐手下开始四处纵火。这无异于土匪之行径,可也是很好的掩饰住了本身,从而让对方无从琢磨自己这帮子人的下落和来处。

等几辆大车都上了山坡上,众人回首望去,但见浓烟滚滚直冲青天白云,那火势越烧越大,离着老远,都似乎感受到了那火焰正在炙烤着脸庞。好在其周围并无村户,所以也不用担心会被累及到。

一连大半个月的光景,祖大寿和何可纲在这周围的村镇可谓祸害个遍。附近那些乡绅们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到各个州府县衙内的桌案之上。足足的叠垒有两尺多高的文书,使府衙中的官吏们,对此翘舌不已,纷纷猜测这究竟会是东北哪一支子的马帮,竟然胆大到这个地步,竟在府衙眼皮低下就开始行掠各处村镇。

而碱城之内的大堂之上,也接到了无数的匪情通报,这让城内的两个牛录头疼不已。一连商量了几日,这才做出决断,由一个牛录领五百个铁骑,去附近村镇搜寻这支马帮的下落,但求一举将之剿杀掉。

至于城内维一一个文官,那位典史大人却并没有人去跟他打个招呼,他倒也乐得清闲,将自己关在宅内,干脆是不理会府衙中的政事。而那两个牛录商议完后,是当即分兵,城内留下一百名铁骑,还有二十名衙役,三十名守城的土兵。加上一些乡绅府中的家丁,也算有四五百人左右,想来守城还不算是什么难事。

等那个牛录将铁骑一领出城去,城内的那个守夜人便迅速与祖大乐接上了头。在与其研讨一番之后,这才又出城与刚刚低得城下的祖大寿接触上,祖大寿倒也爽快,直接便令人选出四十多把长刀和一些弓箭,又命人去帮着这名守夜人将这些东西用柴草车运到城内,交与祖大乐的手中。

而这些日子,自从听闻第一起劫掠村镇的事后,城内的大壮和杜老汉等人就似换了个人是地,带着百姓们争分夺秒的赶着工期,祖大乐对此颇有疑惑,一问杜老汉或是大壮,便言说是为了夺得此城之后不再沦陷于敌手,这才加快修好城墙,而这倒令城内的后金女真士卒们倒显得颇为高兴。

等城墙终于修好了,城内的这两个牛录也终于决定出兵。众人纷纷额手相庆,在接到由城外运抵进来的刀枪还有弓箭之后,杜老汉和大壮还有祖大乐,将起义的时间定为后天晚上,也就是九月二十一日晚。

而在这期间,祖大寿又派人进城内询问,可是要派些军校进入城内帮忙,却被大壮给一口回绝了,只说让祖大寿领兵帮着看好外面,以防那些铁骑突然再杀回来,因此而功亏一篑,别的就不用多操心了。

祖大寿和祖大乐两兄弟,倒也不疑有他,毕竟这群汉人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总不能帮着鞑子们来对付自己人吧?所以,祖大寿令人们先把装着金银的马车赶进深山之中藏好。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二三十名军校和几十名村壮,就与碱城外的树林之中设下埋伏,就等那些铁骑返回在此对其阻击。城内也早把运进来的刀剑以及弓箭,都分与人手一只,单等后日夜中动手。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茂密无边的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而城内埋伏多时准备起义的百姓们,对这番秋景根本无暇顾及,每个人的眼中此时就剩下了前面城楼上的那些后金鞑子兵。而祖大乐生怕这群人对付不了那些营里的后金铁骑,便先让那个守夜人去买了四斤巴豆去,又接着令其瞅准机会,把巴豆都掺进战马的饲料之中。

夜已然很深了,如今那些后金士卒们,再也不用担心城墙破损之处会出什么事情?各个在城墙之上,围着火盆烤着牛羊肉,再垛口处望着城下黝黑黑的一片树林子,闲谈着彼此的家中琐事。

祖大乐则是带着四十多名所谓的弓箭手,悄悄伏在北大营外,等着城墙处大壮他们把信号传来,好跟着一同动手。而今夜那个杜老汉也真是奇怪了,居然十分热心的也亲自领了一支队伍,说是去守住城内的各主要街道,以防那些乡绅在带着家丁冲出来,在坏了众人的大事,对此,祖大乐除了担心他一把老骨头不能作战之外,别的倒并没什么好担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