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3 / 4)
而后,他们又商议了明天早朝上的弹劾计划,其余人便陆续告辞回去了,只安王带着谋士蒋少立留了下来,又叫住了钱鹏阳。
钱鹏阳有些狐疑,但安王殿下留人,他可不敢不给面子。
李正谦也有些奇怪,安王将钱鹏阳留下作甚?
刚刚蒋少立给安王出了个主意,安王觉得甚妙,只是计成之前还需保密,所以他才留下来私底下与舅父商议。
安王不着急说明用意,只问钱鹏阳道:“留下钱爱卿,孤王是想问问平王妃的一些情况。”
钱鹏阳心里疑惑,不是之前就问过了,怎么又问?但既然安王亲自问询,他自然也只能再说一遍。
安王面带微笑的听完,又问:“赵家一共有几兄弟来着?钱爱卿的女婿是平王妃的堂兄是吧?”
“回王爷的话,正是。”钱鹏阳心里微微有些打鼓,难道安王要迁怒女婿?
“那赵家大房除了你那女婿还有什么人?兄妹几个?”安王问得很随意的样子。“回王爷的话,下官三女婿头上有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据说不久前我那亲家的妾室又生了一个儿子,才几个月大。”钱鹏阳看安王问得随意,但心里却越发紧张起来。安王可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随便问闲事的人。他既然问了,肯定是有用意的。
“哦?听说赵家不过出身农家,居然也纳妾了?难怪有人说,农夫要是秋天多收了三斗米,都会想着纳妾。想是你那女婿孝顺,送了不少银钱回去。”安王笑着,眼睛里却是鄙夷。
钱鹏阳尴尬地笑了笑,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老实说道:“几年前,我那亲家将发妻休了,那个妾室本是个寡妇,在赵家帮厨的,后来就……”
“原来如此!啊!”安王一听,哈哈大笑。
一旁蒋少立也跟着笑了几声,但随即又道:“在乡下,生了儿子,又给公婆守过孝,都过了大半辈子了,休妻可不多见。尤其你那女婿还是朝堂命官,生母被休,说明家宅不宁,这要是被御史知道了,怕是要遭到弹劾的。”
钱鹏阳头上微微见汗,尴尬地说道:“具体的情况,下官也不大清楚,只知道那妇人嘴碎,爱到处道人长短,与二房关系尤其不好。”
蒋少立又问追道:“不知长房的几位姑娘,可都出嫁了?嫁的又是什么人?”
钱鹏阳又是一惊,好好的问人家姑娘出嫁了没有,这是要做什么?可是当着安王的面,不回答也不行,只能含糊道:“长女嫁的是个乡下秀才,倒是听下官那姑爷提起过几次,似乎也不怎么出息;次女嫁的是个商户,就在老家,家底一般;三女年纪尚幼……”
安王听了点点头,又问:“不知赵家三房又有多少子女?多大了?”
钱鹏阳对赵家长房还算了解,对三房就不是那么了解了,他想了想才道:“赵家三房似乎只有一子一女,年纪都还小。具体的,下官就不是很清楚了……”
“年纪还小么……”安王不像之前那样轻松了,抬头看了蒋少立一眼。
蒋少立眼珠子一转,含笑问道:“对了,平王妃应该还有两位姑母吧?钱大人把那两家的情况也说说。”
听到这里,如果钱鹏阳还不知道蒋少立要打什么主意,他就真的太蠢了。可是这些事情他就是不说,安王一样能查得到,,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说了,至少也不至于现在就让安王见疑。
“赵家有两位姑奶奶,其中一位嫁了个举人当填房,儿女众多。长女是原配留下来的,年纪与平王妃差不多,现在也来了长安。据说是在乡下名声不大好,有克夫命的,找不到夫家。下面的子女年纪也都还小……”
就在上个月,赵世福和魏清源还去钱家拜访过,他自然也知道一些两家的近况。
钱鹏阳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另一位姑奶奶是赵家长姐,只知道嫁的是个农夫,姓张,家境很不好,与赵家的关系也不大好。这位大姑奶奶似乎是有两子两女,年纪都比平王妃大,应该都成亲了吧……”
安王了解了情况,就让钱鹏阳回去了。钱鹏阳一路上都在思索,要不要给赵家送个信?要是李尚书真的纳了平王妃的堂妹为妾,这传出去平王妃脸上也太难看了。可是,这个信要如何送才能不引起安王注意?
在钱鹏阳离去以后,安王才将蒋少立的计策说给李正谦听。但听了安王刚才的问话,李正谦这只老狐狸基本上也猜到了他们的谋算。
李正谦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他恨平王恨得要死,能让平王和平王妃面上无光的事,他自然是很乐意的。只是方才听钱鹏阳所说,赵家似乎并没有合适的姑娘?
蒋少立笑道:“国舅大人不必担心。平王妃好几位堂姐妹和表姐妹,总会有人愿意的。就算嫁了人,还可以和离的嘛!反正我们要的不过是平王妃姐妹的名头,至于其他的,应该都不重要。”
李正谦一想也对,要女人,他什么样的找不到?不过是羞辱平王和平王妃的手段而已,难道真让他上那嫁过人的粗鄙的村姑不成?
于是,此事就交给蒋少立去安排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