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节(4 / 6)

加入书签

六百人。见人数过多,唐枫便命其中一些自以为技不如人的军士离开,然后才对着剩余的两百多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出乎唐枫的预料,那些人听到这个冒险的行动后并没有一点胆怯的意思,反而个个摩拳擦掌地道:“大人,我们一定会让建奴知道我们的厉害的。”

于是当天色完全暗了下来之后,这一群人便换上了黑色的夜行衣,在吕岸的带领下来到了城头,通过绳索坠到了外面,朝金兵的大营方向摸了过去。

唐枫看了一眼城外漆黑一片的天空,心里开始祈祷道:“无论如何这办法一定要成功啊。”

ps:昨天看了我期待书友的书评,说俺所写的红夷火炮的威力太大。俺承认的确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是历史上由荷兰人所造的红夷大炮的确威力很强,比起那时代的其他大炮要强上许多。俺在这里就摘一段资料吧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它的射程是足以从城头打中对方的大营了,可能在杀伤上稍微夸张了点。至于搬上城头一事,俺是有些欠了考虑,是在写的时候突然想到之前还有这门炮的才拿来一用,但之前又没有交代过它,所以只能让黄巾力士出手了,抱歉~~~~

最后多谢我期待的意见,因为有你们的评论才能使俺把这小说写得更好更真实。

雷雨夜的突袭

天地间一片黑暗,随着那一阵阵的惊雷,豆大的雨点也从天上砸了下来,砸在了地上,溅起了点点水花。就在如此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两百多条身影踩着雨水向着锦州城北数里处的金兵阵营而去。

金兵后退了数里,才在一处开阔地安下了营寨,四下里也安排下了不少的卫兵。虽然与明军作战以来他们一直是处在攻击的一方,可是小心无大过,折尔古还是安排了数十名军士站在营寨的四面看守着。这是作为将领应该有的想法,但对这些守在营外的女真骑兵来说却是一种折磨了。其中两名守着南面的士卒便在连天连地的雨中发起了牢骚。

“这么大的雨我还从未见过呢,想不到今天晚上我们这么倒霉得淋着雨站在这里。”

“谁说不是啊,贝勒也真是的,既然已经决定要退军了何必还让我们滞留在这里呢?”

两人一边抖着身体将蓄在身上的雨水抖落在地,一边小声埋怨着。他们两人就是没有发现已经有三个人佝偻着身子慢慢地已经摸向了自己的跟前。天毕竟太黑了,除非你知道前面有人会来,否则想看到那隐在黑暗中的人是很难的。

吕岸与两个好手趁着他们说话分心的当口便摸了上来,就在空中闪过一道霹雳的时候,三人就如猎豹一般蹿了上去,手中的利刃很准确地割中了那两名正说着话的哨兵的咽喉。

“呃……呃……”因为气管被割断的缘故,那两名金军哨兵只能在死前发出极其细小的声音,在雷声的掩盖之下,根本无法传出去。将两具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尸体慢慢放倒在地之后,吕岸等便继续摸着黑潜进了金军大营之中。过不多时,后面又摸进了许多的黑衣人,他们都是以人为一组,相互间也不说话,就向金军的各个角落里摸了过去。

而在营外不远处的一个高地之上,十多名手持强弓的黑衣人也在静静地俯瞰着军营,他们每人的手上都扣着数支羽箭,明亮的双眼在敌人的营盘里四处逡巡着,等着那一点点的火光的出现。其中那才刚被招进军中的赵全更是满眼的兴奋,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出击。

吕岸等人慢慢地摸了上去,突然几人便听到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显然是金兵的巡逻队伍在朝着自己的方向而来。因为天下着大雨,火把点燃了也会被雨淋灭,所以他们并没有照明之物,只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向前走着。反正在自己的大营之中,这些人也并没有多少的小心,更有几人还像门口的那两名哨兵一般在低声地和同伴抱怨着这天气。

“咔嚓!”天上亮起了一道闪电,这一行十多人的巡逻队伍就着亮如白昼的闪电看到了离自己不远处的那一个个蹲伏在地的黑色身影。“什么人?!”其中几个反应快的人大声问道。但他们的话才刚出口,他们的四周那些原来一动不动的黑衣人便扑了上来。在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下一个动作之前,就有一把把的利刃砍进了他们的要害。

斥骂声,惨叫声响了起来,但是却被随着这道闪电之后的雷声给掩盖了,除非是留意这里情况的人,否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